主页 > 饲料 > 饲料原料 > 饲料-玉米 > 三个原因告诉你7月玉米为何要涨价!秋收玉米爆发大行情?
作者:赵恬来源:猪价行情时间:2018-07-01 08:54点击:次
6月国内玉米市场如同温水煮青蛙,价格行情基本维持稳中小幅调整走势,围绕拍卖价格成本线窄幅波动。尽管6月拍卖粮源主体转为2015年产玉米,拍卖底价上移并未给市场带来较强支撑;反而因需求端低迷、前期成交玉米集中出库,导致市场偏弱运行。当然,华北小麦上市高峰以及进口谷物持续到港,同样对国内玉米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进入7月之后,市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临储玉米成交及出库情况、运输成本增加情况、用粮企业需求情况、新粮生长情况以及中美贸易战导致进口关税增加情况。行情宝预计,6月玉米市场筑底基本完成,7月看涨预期较为强烈,价格活在中上旬开启反弹模式。 一、全国均价窄幅震荡探底 华北阶段性反弹 6月国内玉米价格整体走势呈现窄幅震荡探底走势。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国内玉米平均价格约为1853元/吨,较上月同期下滑19元/吨,月末出现小幅翘尾行情。 东北玉米市场基本维持稳定,供应粮源主要集中在临储拍卖玉米上,当地用粮企业参拍及采购情绪均较为谨慎,基本消耗前期库存或随用随买为主,市场价格整体围绕拍卖价格波动运行。新季玉米种植天气炒作转淡,但市场对秋收之后整体种植面积下滑、产量减少的预期增强。 前期成交的粮源面临集中出库状态,北方港口拍卖陈粮到港数量增加,但南北港口利润依然倒挂。南方港口到货水平偏高,港口库存高企,市场整体维持稳中偏弱行情。 南方销区用粮企业对陈粮采购保持谨慎态度,随用随买为主,而对优质玉米依旧存在刚性需求,在6月并未有明显表现,主要是消耗前期库存为主,且部分质量较好的拍卖粮持续到站。 不同于东北及港销地区的偏稳行情,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市场在6月波动较为频繁,特别是在中旬开始出现阶段性涨跌行情,月末有翘尾迹象。引发此行情的主要原因是阶段性物流及区域性补库仅在短期内带来行情的区间波动;由于天气及环保原因导致厂前到货车辆阶段性减少或增加,引发了加工企业调整玉米收购价。此外,华北深加工企业对于华北玉米以及东北优质拍卖存在刚需,一般价格的调涨主要针对优质玉米进行调整。 二、临储拍卖量价齐跌 围绕底价波动 历年来的5-10月都是国内玉米临储拍卖季,大量政策粮供应市场,同时也是基层当季玉米断档期。因此,市场价格基本围绕临储拍卖低价、成交价震荡运行。 今年的临储拍卖提前开启,自4月12日首轮拍卖以来,已经进行12轮竞价销售,进入5月后政策粮投放量也增加至800万吨,而进入6月之后2015年产玉米成为拍卖主流。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追踪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政策玉米(包括临储玉米、分贷分还及定向销售)总投放量9264万吨,累计成交量4958万吨,成交率53.52%,而2017年临储拍卖25周的总成交量也才为5751万吨。 不过由于物流出货问题,目前成交玉米出库量在1800万吨左右,这也是为何如此庞大的成交量并未造成玉米价格暴跌的一个原因。此外,在进入6月之后,2015年产玉米成为投放主流粮源,这也意味着临储玉米拍卖底价将抬升50元/吨,一定程度上提振基层玉米价格。 我们从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情况来看,在主要拍卖粮源“换角”,由2014年产玉米变为2015年产之后,成交率及成交价格均出现明显下滑,这也是拍卖底价提升之后基层玉米价格并未上涨的一个原因。根据市场推算,按照东北地区二等玉米拍卖成交价格推算至港口成本价格主要集中在1620-1720元/吨,与市场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因此可以判断目前玉米市场价格基本围绕拍卖价格窄幅波动。 三、看涨7月玉米市场的三大原因 1、临储成交玉米集中出库,运输成本增加 截至本月底4月份拍卖成交的2083万吨玉米即将到达出库期限,而目前全部成交的4900万吨临储玉米最晚应于8月中旬完成出库。届时将形成一个出库集中时间窗口,但这并不意味着供应会突发性暴增,7月1日起交通方面全面禁止不合格运输,势必造成用车紧张和运输成本上升的情况,因此我们判断会导致玉米价格出现阶段性反弹。 2、优质玉米需求再现“物以稀为贵” 现阶段正是优质玉米供应青黄不接时期,而7月此现象将越发严重。首先,东北产区深加工及饲料厂在7月1日之前全力加工3月15日至4月30日之间收购的17年玉米才能拿到补贴,因此7月之后企业手中的本年度优质玉米库存基本消耗完毕,需求紧缺将再度提振玉米价格。 其次,全国用粮企业对优质玉米均存在刚性需求,特别是下游饲料厂,目前四川地区一等猪料玉米最高价已经涨至2200元/吨。虽然8月会有少量18年夏玉米入市,但由于产量及质量等问题,只能少量解决湖北周边地区的需求。 因此,进入7月之后对于“物以稀为贵”的优质玉米来说价格也将水涨船高,同时也将提振基层整体玉米市场。 3、中美贸易战爆发如何利多国内市场? 中美双方贸易摩擦兜兜转转也有半年多了,就在双方达成一系列互惠的“口头协议”后,美国却在6月15日突然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次日凌晨,我国商务部迅速作出反击:对美国大豆、玉米、汽车、水果等价值34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家政25%关税! 按理说,我国每年的进口玉米存在一定的配额限制,相比于国内庞大的需求量仅算得上是“冰山一角”,7月6日中美双方征收25%关税能否真的兑现似乎对玉米市场并没有影响,事实真的如此吗? 海关总署公布了5月份的进口数据,其中玉米进口量达到76万吨,与去年同期的4.2万吨相比可谓猛增;大麦进口量同比增长了23.3%至77万吨;高粱进口量同比增长59%至47万吨;小麦进口量同比增长24.8%至63万吨。 而进口高粱的主要来源国就是美国,进口量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国内企业在加征关税前增量采购,若7月6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加征25%的关税,预计7月以后高粱进口量将趋于下降。此外,在抑制美国粮食到港同时,美国进口谷物成本也在提升,或将带动其他国家粮食价格上涨。不论哪个方面都是对我国玉米市场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四、真正行情转机或在今年秋收 综合来看,运输成本增加、进口粮食到港量减少、优质玉米供应紧缺程度加深等因素将支撑基层玉米市场,行情宝预计7月玉米价格上涨概率较大。但市场仍存在利空因素的影响,需求端尚未出现明显提升的迹象,而庞大的临储拍卖粮出库也将是限制玉米上涨高度的因素。 目前市场上公认的一个观点:2018新季玉米价格上涨是大概率事件。首先,从供应角度来看:东北干旱天气令市场对今年玉米种植形势略有担忧,同时“饲改粮”、“玉米改种大豆”等国家鼓励号召的种植模式同样导致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出现明显下滑。 其次,从需求角度来看:今年玉米饲用需求及深加工需求都有所提升,根据权威机构最新公布的供需平衡表来看:2018/2019年度我国玉米市场出现4133万吨的供应缺口,比上一年度翻了一倍。而导致缺口扩大的主要原因除了产量的下滑,还有今年玉米消费量增加1503万吨。 因此行情宝判断,9、10月秋收季节的到来,我国玉米市场或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转机。不论是权威机构对新季度玉米市场供应缺口的预测,还是从产区种植情况来看,新季玉米价格上涨行情依旧可期。
责任编辑:尚晓雅 |
饲料资讯 | 行业新闻 企业动态 行业评论 业界人物 政策法规 行业会讯 企业管理 |
饲料行情 | 豆粕 玉米 大豆 添加剂 杂粕 鱼粉 油脂 乳清粉 |
饲料技术 |
技术文章 饲料配方 饲料营养 饲料标准 饲料原料 检验检测 加工工艺 添加剂 酶制剂 微生态 |
饲料交流 | 饲料交流专区 全价料交流 预混料专区 饲料配方 原料采购 浓缩料交流 |
论坛焦点 | 论坛精华 版主推荐 论坛热点 使用经验 人物博客 活动召集 |
饲料导购 | 全价料(配合料) 浓缩料 预混料 饲料原料 添加剂 蛋白质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