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饲料 > 饲料原料 > 饲料-玉米 > 中国700亿美元采购方案若实现,你还认为秋收玉米会涨价?
作者:赵恬来源:猪价行情时间:2018-06-17 07:27点击:次
我国玉米市场在经历过春节后的连续涨价、3月下旬开始的连续下跌,自5月开始便进入不温不火的窄幅震荡趋稳的行情之中。这与目前市场的低迷需求情况、庞大的隐形供应情况以及购销双方消极的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每天小幅调整的方式如同温水煮青蛙。 伴随着2015年产玉米成拍卖主流、小麦价格的集中上涨、优质玉米的紧缺,未来玉米市场能否出现大逆转?当然,除了上述的利多支撑以外,面对超4000万吨的临储玉米集中出库、进口粮食集中到港、需求端的萎靡不振等因素的持续打压,玉米价格是否再度出现探底行情? 临储拍卖依旧是近期玉米市场风向标 历年来的5-10月都是国内玉米临储拍卖季,大量政策粮供应市场,同时也是基层当季玉米断档期。因此,市场价格基本围绕临储拍卖低价、成交价震荡运行。 今年的临储拍卖提前开启,自4月12日首轮拍卖以来,已经进行10轮竞价销售,进入5月后政策粮投放量也增加至800万吨,而进入6月之后2015年产玉米成为拍卖主流。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追踪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政策玉米(包括临储玉米、分贷分还及定向销售)总投放量7670万吨,累计成交量4550万吨,成交率59.33%,而2017年临储拍卖25周的总成交量也才为5751万吨。 不过由于物流出货问题,目前成交玉米出库量在1800万吨左右,这也是为何如此庞大的成交量并未造成玉米价格暴跌的一个原因。此外,在进入6月之后,2015年产玉米成为投放主流粮源,这也意味着临储玉米拍卖底价将抬升50元/吨,一定程度上提振基层玉米价格。 短期的利好并不能支撑长期的市场行情。截至本月底4月份拍卖成交的2083万吨玉米即将到达出库期限,而目前全部成交的4500万吨最晚应于8月中旬完成出库。随着供应压力的持续增加,玉米市场整体供应宽松程度依旧是打压市场价格的关键因素。 而且,我们从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情况来看,在主要拍卖粮源“换角”,由2014年产玉米变为2015年产之后,成交率及成交价格均出现明显下滑,这也是拍卖底价提升之后基层玉米价格并未上涨的一个原因。 小麦价格疯涨能否继续挤占玉米市场? 正值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新季小麦开始陆续收割上市阶段。按理说,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尚未改革之前,此阶段玉米市场处在供应青黄不接时期,特别是优质玉米存在供应缺口,因此优质小麦就成为玉米替代品。今年,同样面临优质玉米供应不足的情况,若小麦与玉米之间比价合适的话,部分饲料企业就可考虑大规模使用小麦作为能量原料替代玉米。 截至目前,全国小麦收割进度已经超过8成。不过由于部分地区在收割期遭遇连续强降雨甚至冰雹袭击,导致小麦产量及质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而基层农户惜售挺价心态明显;此外,安徽、江苏、河南三省相继启动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致于小麦价格近期涨势明显。 那么问题来了:小麦涨价之后的替代效应减退,是否还会打压玉米市场? 我们上文也提到过,正值优质玉米供应青黄不接时期,而今年的情况尤为严重,尽管小麦价格涨势明显,但是托市收购既能够提振小麦价格,同样也会限制涨幅,因此优质小麦依旧是饲用优质玉米的替代不二人选。 进口粮食依旧是悬在玉米市场头上的利剑 近两年,进口粮食对我国玉米市场造成的冲击逐渐加深。特别是2015年,高粱、大麦等玉米进口替代品粮食进口总量突破3000万吨,这也是导致国内玉米价格进入长达三年的下行通道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在我国许诺或增加700亿美元美国产品采购方案之后,5月底美国发布声明:对我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的清单将在6月15日公布。 不过,这两项声明均未实锤,中美双方依旧处在磋商阶段。若美国针对我国加征关税,那么中美的7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采购方案也将作废;反之,双方磋商进展顺利,也就意味着我国将从美国进口大量进口包括农产品、能源等在内的美国商品。 我国进口的高粱基本都是来自美国,按照2017年美国对华进口高粱475万吨计算,涉及贸易金额达到10亿美元。而对于玉米进口来说,我国每年都会有720万吨的进口配额限制,但不排除加大进口量的可能性。因此,进口粮食对未来我国玉米市场造成的压力不可小觑。 秋收玉米涨价的概率有多大? 目前市场上公认的一个观点:2018新季玉米价格上涨是大概率事件。首先,从供应角度来看:目前正值各产区玉米种植生长关键时期,但东北干旱天气令市场对今年玉米种植形势略有担忧,同时“饲改粮”、“玉米改种大豆”等国家鼓励号召的种植模式同样导致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出现明显下滑。此外,在这个基础上今年东北产区种植天气恶劣,或导致今年玉米减产。 其次,从需求角度来看:今年玉米饲用需求及深加工需求都有所提升,根据权威机构最新公布的供需平衡表来看:2018/2019年度我国玉米市场出现4133万吨的供应缺口,比上一年度翻了一倍。而导致缺口扩大的主要原因除了产量的下滑,还有今年玉米消费量增加1503万吨。 尽管临储拍卖陈粮供应量较大,但基层优质玉米供应依旧青黄不接,这也是为何现阶段玉米价格并未出现大幅下跌的原因。预计秋收之后,新粮供应量以及需求量的增加将令新季玉米价格出现上涨。
责任编辑:尚晓雅 |
饲料资讯 | 行业新闻 企业动态 行业评论 业界人物 政策法规 行业会讯 企业管理 |
饲料行情 | 豆粕 玉米 大豆 添加剂 杂粕 鱼粉 油脂 乳清粉 |
饲料技术 |
技术文章 饲料配方 饲料营养 饲料标准 饲料原料 检验检测 加工工艺 添加剂 酶制剂 微生态 |
饲料交流 | 饲料交流专区 全价料交流 预混料专区 饲料配方 原料采购 浓缩料交流 |
论坛焦点 | 论坛精华 版主推荐 论坛热点 使用经验 人物博客 活动召集 |
饲料导购 | 全价料(配合料) 浓缩料 预混料 饲料原料 添加剂 蛋白质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