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饲料 > 饲料原料 > 豆粕 > 农民视角:种大豆更划算
作者:佚名来源:安徽日报时间:2016-06-22 10:13点击:次
![]() 6月14日正午时分,阳光炙热。在固镇县任桥镇马圩村绿色家园家庭农场,几台免耕直播机正在千余亩的田间作业。一台机器缓缓停靠田头,农场主王汉抱起堆放一旁的袋种,倾身将大豆良种倒进机器漏斗,调好行距和株距后,指挥机器继续运转耕作。 “今年夏播我改种了1300亩的大豆,农场的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王汉的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从村里流转的2000余亩土地主要种植午季小麦和秋季玉米。通过规范管理、科学种田、机械化耕作,效益一直不错。然而,去年受市场大环境和天气的影响,农场1000多亩玉米亏损了30多万元。“产量不高,销售困难,最后只得以低价抛售,损失惨重。 ” “农民种庄稼是为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如果挣不到钱甚至亏本,那肯定种不下去。”固镇县农委副主任马开响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固镇县按照“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主线,在确保粮食稳产的基础上,围绕市场需求,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们一方面扩大市场紧俏和适销对路农产品(12.08 -1.63%,买入)的生产,同时适当压缩玉米面积,恢复大豆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加工青贮饲用玉米。 ”马开响告诉记者,今年夏种期间固镇县计划种植面积120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大豆、花生种植面积各增加5万亩。为保障夏播顺利进行,该县投入各类农机具3.5万台套,同时组织县、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播种,积极推广粮豆轮作、粮油连作、粮改饲等技术,引导农民结合实际科学调整种植结构,促农增收。 “我用的大豆种子是农技部门专门推荐的优质良种,抗虫害能力强,产量高。同时采用机械化精播技术,麦收秸秆全部还田形成天然肥料,既节约了成本,又有利于作物生长。”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因玉米亏损而“元气大伤”的王汉今年夏种迅速调整种植结构,改种见效好的大豆良种。 王汉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大豆正常年份亩产300斤左右,市场价格2元/斤,投入产出成本150元/亩,而玉米正常亩产约1000斤,单价0.7元/斤,投入产出成本需要400元/亩,加减乘除算下来,大豆每亩要比玉米多挣150元。“这样一算,种大豆更划算,就算老天爷‘不给力’,保本也应该不成问题。 ”王汉说。
责任编辑:刘琦 |
饲料资讯 | 行业新闻 企业动态 行业评论 业界人物 政策法规 行业会讯 企业管理 |
饲料行情 | 豆粕 玉米 大豆 添加剂 杂粕 鱼粉 油脂 乳清粉 |
饲料技术 |
技术文章 饲料配方 饲料营养 饲料标准 饲料原料 检验检测 加工工艺 添加剂 酶制剂 微生态 |
饲料交流 | 饲料交流专区 全价料交流 预混料专区 饲料配方 原料采购 浓缩料交流 |
论坛焦点 | 论坛精华 版主推荐 论坛热点 使用经验 人物博客 活动召集 |
饲料导购 | 全价料(配合料) 浓缩料 预混料 饲料原料 添加剂 蛋白质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