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导购

主页 > 饲料资讯 > 政策法规 > 射频识别:实现动物及其产品可追溯的有效手段《动物射频识别---

射频识别:实现动物及其产品可追溯的有效手段《动物射频识别---

作者:来源:时间:2008-06-10 00:00点击:


  把一只电子芯片植入动物体内,管理人员只要利用专用设备,就可从中方便快捷地读取到其养殖场户的相关情况以及该动物养殖生产过程应用饲料、兽药和免疫防病等全部信息;而动物一经植入这种电子芯片,也就拥有了合法的身份证明,且不会被重复,具有全球唯一性、特定性。从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GB/T20563-2006)将会使这一“梦想”尽快变为现实。
  近年来,食物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全球性的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引发了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生产全过程安全追溯管理的重视。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动物、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非食物性动物的管理(如宠物动物、动物园动物、濒危保护动物、实验室动物等的管理)也成为社会、卫生、环境、科研等领域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动物及其产品生产加工厂商和相关政府机构提前应对采用动物射频识别技术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并从技术上符合国际要求,采用全球统一的编码规则。
  随着《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实施,将有望改变这一局面。该标准确定了全国统一的射频识别动物编码结构,可实现每一个被管理动物在全球范围内唯一的编码,并且与国际标准相兼容,是采用信息技术及自动化手段有效管理动物的重要基础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动物代码的编制原则,一个动物的代码共64位序号,前16位是控制代码、17~26为国家或地区代码、27~64为动物代码,适用于家禽家畜、家养宠物、动物园动物、实验室动物的识别,也适用于动物管理相关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据了解,该标准中规范的射频识别技术,要求能够对运动中的动物进行非接触识别,并且要求植入动物体内的芯片不仅能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具有极强的抗恶劣环境影响能力,还要不被锈蚀,不能丢失信息,也不能使动物对其产生排异反应而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
  据专家介绍,尽管我国政府早在1993年就制定了“金卡工程”实施计划,但在射频识别技术尤其是可用于植入动物体内的射频识别芯片方面,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由于与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的集约化管理不同,国内主要采取以放养为主的形式,因此在国外已经广泛采用的动物识别尤其是商品用动物识别技术在国内应用的并不广泛,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但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其管理也越来越讲究科学规范,动物身份识别技术也开始被采用,尤其是《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标准的出台,将对此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畜禽饲养量猪达到10亿头、羊为6亿只、牛为2亿头、宠物犬7000万只以上。目前虽对生猪、牛、羊等动物已开始使用耳标标识,但都是预先打印代码,效率低下,出错率高,无法得到养殖过程中的全部相关数据,导致分割肉和肉制品不能进行产品追溯和查清来源,对人民生活和产品出口都极为不利。而将射频技术和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应用在大规模生猪养殖及肉制品生产全过程,能够综合养殖、饲料生产、肉制品生产等管理特点,真正做到对每一头牲畜养殖中品种、出生、喂养、防疫、饲料等全过程的科学化监控,并为肉制品的追溯建立准确可靠的信息,实现对牲畜肉制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该标准的实施和射频标识系统的推广运用,将对实现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可追溯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对规范我国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饲料资讯 行业新闻 企业动态 行业评论 业界人物 政策法规 行业会讯 企业管理
饲料行情 豆粕 玉米 大豆 添加剂 杂粕 鱼粉 油脂 乳清粉
饲料技术 技术文章 饲料配方 饲料营养 饲料标准 饲料原料 检验检测 加工工艺
添加剂 酶制剂 微生态
饲料交流 饲料交流专区 全价料交流 预混料专区 饲料配方 原料采购 浓缩料交流
论坛焦点 论坛精华 版主推荐 论坛热点 使用经验 人物博客 活动召集
饲料导购 全价料(配合料) 浓缩料 预混料 饲料原料 添加剂 蛋白质饲料
进入社区

热门讨论

我要开店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